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之誕生
《易》為群經之首,是中華文化的活水源頭,內涵十分豐富,在理論上值得研究闡揚之處甚多,是重要瑰寶,經緯天地,範圍群倫,為古往聖人集體智慧的結晶,在應用上更可配合時代需要,展現人類的生命觀與價值觀,其影響深遠,遍及各個階層。 在兩岸易學的發展上來說,長久處於各自專業的研究裡,無法交流。大陸有一位易學大家,山東大學易學與古代中國哲學研究中心主任劉大鈞教授,有感兩岸易學研究不順暢、疏離的局面,深切期望兩岸易學界能有一個彼此交流互通的平台,為兩岸易學的發展和文化的交流創造條件,為此啟迪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的園地,並期待愛易者能共同的殷勤灌溉,使當代易學能在此萌芽、開花、結果、成長、茁壯。
[top]
首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
◎「首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
1993年在山東濟南籌劃召開了「首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由時任山東大學周易研究中心劉大鈞主任克服重重困難,自籌經費,於山東大學邵逸夫科學館召集了兩岸專家學者150多人聚集此次大會,學者們懷著無比熱情,進行了討論交流,會議氣氛相當熱烈,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是兩岸易學界同仁的首次聚會,也是最早的大規模的兩岸易學學術會議。會議的勝利召開和友好熱烈的研討氣氛,讓在場的學者們深受感動。此次大會在『周易與哲學文化』的主題,著重討論了六個方面的學術問題,即周易的經與傳、易學發展史、易學與中華傳統哲學文化的關係、易學與中國當代文化建設及經濟建設、易學與現代知識體系的關係以及易學研究的方法論、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經大會兩岸易學界同仁通過共同協商,由本會第六屆理事長的邵崇齡先生倡議,兩岸易學活動應採雙向性的延續和機制,以本屆會議為契機,今後每兩年一次,在兩岸交互舉行周易學術研討會,以建立兩岸易學同仁雙向交流的模式。決定以本次大會為起點,提議:「第二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討論會」在台北舉行,確立起雙向交流的關係,奠定了彼此相互尊敬的基石。邵崇齡理事長倡議表達了兩岸學者共同的心願,博得與會代表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由此,奠定兩岸易學界每兩年一次在兩岸交互舉行周易學術研討會雙向交流的機制。
◎「第二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
1995年「第二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由本會第六屆理事長邵崇齡先生肩負起本會應定位於學界與社會溝通的橋樑,於1994年6月拜訪台灣大學哲學系,在該系傅佩榮教教與林火旺教授大力襄助下,獲得該系新舊主任欣然的首肯願意共同合辦,隨著舉辦日期逐漸迫近,本會必須承擔所有的籌辦經費,正處於經費拮据的狀況中,幸而得到當時擔任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焦仁和先生大力的支持,協助我們取得政府經費的及時挹注,才能順利促使「第二屆海峽兩周易學術研討會」於1995年5月25日至28日,假台灣大學思亮館國際會議中心順利舉行。開幕式中本會理事長邵崇齡先生及台灣大學哲學系主任林火旺教授致歡迎詞,為海峽兩岸首次的易學會議揭開序幕,協辦單位山東大學周易研究中心劉大鈞教授,代表大陸學者致感謝詞,更難得的是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焦仁和先生,與台灣大學校長陳維昭教授分別蒞臨會場致辭,肯定了會議的成就。 總計研討會所發表論文二十六篇,分十二個場次進行討論,三天的會議,出席人次每場均有高達186位的來賓(含大陸學者十位),專心聆聽。討論的題要有易學中國文化的發展、易學人性的現代意義、易學宇宙觀的現代意義、易學與比較哲學、易學與醫藥、卜筮、天文數理等應用知識、及易學與中西文化交流。共收到精湛論文二十六篇,採印刷精美的單行本,參加人數特別踴躍,計有大陸人士十人、台灣易學專家近二百人,討論熱烈,盛況空前,內容豐碩,對易學與中華文化發揚,實有深遠之影響。此次易學研討會是大陸易學專家首次來台參與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除了具有學術上的實質交流意義外,更有其歷史性的定位價值。
◎「第三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
1997年7月山東大學周易研究中心劉大鈞主任再度組織人力與物力,在北京梅地亞新聞中心召開「第三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本次會議由山東大學周易研究中心和中國周易學會聯合主辦,中華易經學會和台灣大學哲學系協辦,與會的學者更高達近三百位。在劉大鈞教授的號召下,該次會議的地點由山東移師到了北京,就地緣上來說,由山東往北京發展,擴張了易學的延伸性,就經費上而言,發費了巨資,對易學運動的推展功不可沒。此次會議不但結集了大陸各省的菁英到北京參與「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且讓台灣易學界的學者專家們更進一步與大陸易學同好們深入交往,獲得圓滿成功。 本次會議共收到論文67篇,收入論文集的有39篇。大會在「大易文化」的主題下,討論了周易經傳、象數易與義理易、易學發的獨特路數與易學研究的方法論、易學與中國文化及文化中國、易學與現代及后現代、以及易學與自然科學等六方面。 會議中,本會理事長邵崇齡先生認為易學運動應兼具多元性與平等性,更應關注民間術數活動的提昇,特別是易學精神應該落實到更廣泛的青年學子身上,讓青年學子有研究發表的空間,與彼此交流的機會,只有往下紮根,才能建立更新更長久的生命,於是在會中宣佈了兩岸青年易學會議的舉辦心願,此項願望亦獲得劉大鈞教授的認同與支持。理事長邵崇齡先生,代表本會致贈大會跤趾燒「鵬程萬理」象徵海峽兩岸易學交流永無止盡,亦代表海基會焦仁和副董事長,致贈賀詞,並祝大會功成圓滿。
◎「第四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
1999年7月30日至8月5日,本會第七屆理事長倪淑娟女士的主持下,隆重舉行「第四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此次大會獲得師範大學文學院賴明德院長的鼎力相助,慨然同意以師大文學院的名義與本會合辦此次活動,為我們解決了活動舉辦的許多問題,使得在台灣舉辦的兩岸易學會議的學術路線更為清晰。在此次殊勝因緣下,於台北師範大學進修推廣部演講廳,由本會主辦,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合辦,並邀請北京大學中國文化書院、山東大學周易研究中心等單位協同辦理。參與學者台灣十二位、大陸學者十九位,共計三十一位,發表論文台灣學者十篇、大陸學者十四篇,共計二十四篇,全部論文分十二個場次進行。與會學者討論熱絡,各抒己見,深獲好評。在開幕式中,時任陸委會副主委的吳安家先生於會中訓示時,明白指示,易學應往下紮根,落實於年輕學子身上,期許本會能把易學的關注力向下擴張,這與本會邵榮譽理事長於1997年參加「第三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的願望不謀而合,本會才積極展開了籌劃工作, 也才有日後各屆的「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的會議。
◎「第五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
2002年8月18日至8月22日,在易學運動的先行者─山東大學易學與古代哲學研究中心劉大鈞主任的三度號召下,於山東大學盛大舉行「第五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此次會議的特色是與「海峽兩岸易學與中國哲學研討會」合併辦理外,也是在跨入新世紀後首次召開的海峽兩岸易學研討會。兩岸學者約有200多名齊聚景色怡人的青島,暢談易學,彼此交流,親切互動。體現出中華易學的根本理念,即易學自古以來包融了華夏民族的優良文化,由其保和太合的王道思想,及相容並蓄的價值理念,而成為中華民族優良的共同本源。會議中討論氣氛熱絡,獲得豐碩的成果。
◎「第六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
2009年11月27日至12月3日,本會第十屆理事長倪淑娟女士接續辦理,在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辦「第六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由本會與正先書院承接全般事宜,睽違已久的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終於再次在台灣舉行。此次大會獲得本會邵崇齡榮譽理事長贊助巨額活動經費,出錢出力、辛勤奔走,終於登場。慶幸得到台北教育大學華語文中心孫劍秋教授的支持與國父紀念館鄭乃文館長的全力協助下,能以全新的風貌在台灣聯合舉行「第六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中國周易學會、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北京中國文化書院、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共同協辦,深感榮幸。 與會的大陸學者有三十六位,論文二十六篇,台灣學者五十餘位,論文三十篇,本會成員與社會賢達者百餘人參與。2009年為本會成立三十週年誌慶,能與「第六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共同舉行,藉由海峽兩岸學者專家齊聚一堂,在相互助益的學術活動中緬懷肯定前人創業唯艱、蓽路藍縷的耕耘,實現本會的遠景與理想,對兩岸易學的交流及本會未來的發展,實具有積極正向性的導引作用。
◎「第七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
2013年適逢「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二十周年慶,兩岸易學交流的開創者,文史館館員、山東大學易學與古代哲學研究中心劉大鈞主任,特於2013年8月15日至8月20日,在山東法官培訓學院六號樓盛大舉行「第七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山大校長特別於致辭中肯定「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交流歷史定位的重要性,山東大學易學與古代哲學研究中心劉大鈞主任亦於會中表示,二十年前開兩岸易學研討之先河,述說過很經歷,本會邵崇齡榮譽理事長於致辭中述說與劉大鈞教授,一路走來,相知相隨,輪流舉辦兩岸易學交流,即使是再惡劣的環境下也都要舉行,貫徹始終,一如往常,令人無限感佩與動容。本次參加的台灣學者共有二十二位,與會人士約一百五十位,論文共有七十五篇,分為上、下冊,質量俱升,共分為八個場次,二個場地同時進行,與會學者、專家提出個人在易學上的見地,彼此交流,氣氛祥和,收獲豐富,滿載而歸。
◎結語◎
「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能長久持續不斷的召開,每次都取得豐碩的成果,最大的原因在於文史館館員、山東大學易學與古代哲學研究中心劉大鈞主任先知卓見的眼光,首創海峽兩岸易學的運動,以及本會榮譽理事長邵崇齡先生接續了易學運動的精神。感謝劉大鈞主任及邵崇齡榮譽理事長,因為有您們兩位推手,才有「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的交流園地,並且體現了兩岸學術界的共同願望,滿足了兩岸易學界共同發展的需求。
[top]
「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歷屆主辦單位
屆數 |
主辦單位 |
協辦單位 |
日期 |
首 屆 |
山東大中學周易研究心 |
|
1993.08〜 |
第二屆 |
中華易經學會
台灣大學哲學系 |
|
1995.05.25〜05.28 |
第三屆 |
山東大學易學與古代哲學研究中心 |
中華易經學會
台灣大學哲學系 |
1997.07.19〜07.22 |
第四屆 |
社團法人中華易經學會
正先書院
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 |
|
1999.07.30〜08.05 |
第五屆 |
山東大學易學與古代哲學研究中心 |
|
2002.08.18〜08.22 |
第六屆 |
社團法人中華易經學會
正先書院
台北教育大學華語文中心
國父紀念館 |
※中國周易學會
※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
※北京中國文化書院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武漢大學哲學系
※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 |
2009.11.27〜12.03 |
第七屆 |
山東大學易學與古代哲學研究中心
中國周易學會 |
※社團法人中華易經學會 |
2013.08.15〜08.20 |
[top]
青年學者易與中國思想學術論文發表會
◎發表會時間:1999.05.22(六)
本會第六屆理事長5.22舉行「第一屆青年學者易與中國思想學術論文發表會」做為「首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的會前會,也邵崇齡先生,為了2000年的「首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能順利在台舉行,特別為該會議暖身,於1999.0讓台灣的青年學者先行感受到兩岸青年易學交流的氛圍。此次會議雖只有一天,分為五場,每場二名碩博士生發表論文,其特色是每篇文章均有兩位師長進行講評,希望能夠給青年學子們更多、更廣、更高視野的建議與提昇其水平的機會。參加的論文發表人紛紛表達對講評師長的謝意與敬意,講評老師們也對本會第六屆理事長邵崇齡先生能為易學往下紮根的作為,感到佩服與認同,邵理事長亦表達兩岸易學的交流並非只有「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的領域而已,更應該往易學青年化的路上導引,一如在1997舉行「第三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時,宣佈能如期舉辦「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的心願是一致的。
◎議程表
時間/場次 |
發表人/論文題目 |
講評老師 |
09:00 – 10:30
(第一場) |
林宛瑜
易學憂患與生生不息
康 珮
易學與中華傳統文化 |
高雄師範大學文學院應裕康院長
台灣大學哲學系高懷民教授
政治大學中文系董金裕系主任
政治大學中文系李振興教授 |
11:00 – 12:30
(第二場) |
周慧華
《周易》貞卜的回歸與延伸
蔡家和
明儒王龍溪的易學 |
政治大學中文系董金裕系主任
東吳大學中文系孫劍秋副教授
|
14:00 – 15:30
(第三場) |
吳瑞文
試論王弼對老子形上學的發展與轉化
許朝陽
試解河洛如曼荼 |
淡江大學中文系高柏園教授
本會理事、華梵大學哲學系杜保瑞副教授
|
16:00 – 17:30
(第四場) |
楊濟襄
《周易》經、傳中的方位觀念解析
楊冀華
兵賾〈體用《兵》《易》初探〉 |
師範大學文學院賴明德院長
本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歷史系張永堂教授
|
19:00 – 21:00
(第五場) |
楊雅妃
周敦頤《太極圖說》考釋
魏君滿
陳摶《無極圖》易學思想研究 |
本會邵崇齡榮譽理事長
本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歷史系張永堂教授 |
[top]
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之蘊釀與誕生
易為中華文化之本源,彌綸天地。舉凡我國古代之天文、地理、文字、曆算、數字、律呂、醫學、藝術、乃至百工之學,莫不導源于易,亦莫不為舉世學者所推崇。
本會榮譽理事長邵崇齡先生在1992年8月榮膺本會第六屆理事長時,特別發心推動易學整合運動,希望能在兩岸文化交流的事業中,略盡棉薄之力,更期望在國際文化交流中,將中華易學融入新世紀國際社會的主流思潮中。1993年7月底,本會在台北主辦第十屆國際易學大會,邵理事長在會上榮膺國際易學大會理事會秘書處秘書長之職,肩負起日後國際易學運動的重責大任。並隨即趕赴大陸,參加由山東大學周易研究中心主任劉大鈞教授所舉辦的「首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在會中感受到大陸易學運動的先行者──劉大鈞教授也具有相同的使命感,因而在閉幕典禮上,提出今後兩岸易學活動要採取雙向對等性交流的方式,希望每兩年一次在海峽兩岸交互舉行,以達兩岸交流的實質效果。
「第三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於1997年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舉行,山東大學周易中心劉大鈞教授的努力下,擴大了易學運動在中國大陸的深度與廣度,易學文化復興的願景更加開闊了。會議中,本會榮譽理事長邵崇齡先生認為易學運動應兼具多元性與平等性,更應關注民間數術活動的提升,特別是易學精神應該落實到更廣泛的青年學子身上,讓青年學子有研究發表的空間,與彼此交流的機會,只有往下紮根,才能建立更新更長久的生命,於是在會中宣佈了兩岸青年易學會議的舉辦心願。此一心願亦獲得山東大學劉大鈞教授的認同與支持。
「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是在1999年於台北舉「第四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時,在開幕式中,時任陸委會副主委的吳安家先生于會中訓示時,明白指示,易學應往下紮根,落實于年輕學子身上,這才使得這次的活動正式進入了籌辦的階段,也才會有日後各屆的「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的會議。當時,時任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的賴明德教授,同意以師大文學院的名義與本會合辦活動,再次為我們解決了活動舉辦的許多問題,使得在台灣舉辦的兩岸易學會議的學術路線更為清晰。
[top]
各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
◎「首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
2000年6月8日至14日,本會第七屆理事長倪淑娟女士與師範大學文學院賴明德院長,于師大共同合辦「首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並邀請台灣師範大學、山東大學周易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中國文化書院、武漢大學哲學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財團法人三清道家教化基金會、正先書院協同辦理。此為首次在台灣舉行的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除了象徵著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的生命延伸,亦對兩岸文化交流產生了良性互動,發揮了巨大的影響力。兩岸青年學子於會場發表心聲,不僅對參與師資陣容的龐大感到意外之餘,對每位評論老師的學養與盡心指導,深感佩服。會議在台灣師範大學進修推廣部視聽教室舉行,參與講評學者,台灣二十三位,大陸六位、共計二十九位。發表論文,台灣青年學者十八篇,大陸青年學者十六篇,共計三十四篇。
◎「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
武漢大學哲學系蕭漢明教授,欣然接下了舉辦「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的重責大任,2000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在風景秀麗的珞珈山莊,盛情接待兩岸學者,使得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首度在大陸舉行,來自兩岸青年學者,齊集于武漢大學人文館南廳,共同研討交流易學文化,相互增益,彼此學習,截長補短,開發青年學子的創造思維,取得優異的成果。每位與會人士,對發表論文者及講評師長,所具有之學養,令參與者佩服。更咸于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年年都能舉辦,讓兩岸的青年,年年都有齊聚一堂,砌磋學習的機會。期間並獲得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歐陽康教授的熱情接待,把兩岸青年易學研討會的觸鬚延展到更寬廣的層面,對於兩岸青年易學的發展園地而言,歐陽康副校長與蕭漢明教授可說是居功厥偉。
◎「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
2002年11月20日至24日,山東大學易學與古代哲學研究中心劉大鈞主任自覺對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有深重的責任感,於是在山東大學盛大舉行「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參與人數高達三百多人,在會議上發表高見的多是兩岸知名大學的博士、碩士、講師等學界新秀,而擔任論文講評的老師,則是兩岸易學界的大老專家學者。於會議中,青年學子以「易學與哲學文化」的主題,著重於易學的困境與出路等十二個方面,發表了看法,講評師長們的諄諄教誨,再度讓青年學子們開闊了更高遠的眼界,從中獲得更多有實質助益的指導與啟迪,此次會議內容,在易學與哲學文化大前提下,著實討論了諸多重點。在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主任劉大鈞教授,悉心規劃指導下,以前所未有的接待規模,盛大舉行,邀請來自各院校所之教授及論文發表者,可謂陣容龐大。劉大鈞主任再一次讓兩岸易學有力地延續生命,讓兩岸易學研究後續有人,得以永續經營,延並續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的生命,令每位與會的師生代表,至今回味無窮。
◎「第四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
2003年11月6日至12日,本會第八屆理事長倪淑娟女士繼續與台灣師範大學賴明德副校長聯合主辦「第四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本次的論文發表會,由於SARS肆虐,政府將經費撥交SARA專用,使得募款活動受阻,困難重重,籌委會的任何工作進度,在執行上都倍加辛苦。在本會榮譽理事長邵崇齡先生的大力支持與協助下,終究能使這個活動如願產生。更由於得到台灣師範大學副校長蔡宗陽教授的鼎力相助,願意屈就合辦,解決了會議場地、住宿……諸多問題,才能使得會議如期進行。此次會議經費招募比往常都還要來得困難,幾位大陸師長仍一本兩岸情同手足血脈相連的情誼,同意讓本會能在極有限的經費及不周到的招待情形來進行。使本會得以將困難與辛勞轉化為熱誠、魄力、信心與誠意,以樂觀穩健的步伐,共同為兩岸的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貢獻心力。 本次會議並邀請山東大學周易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中國文化書院、武漢大學哲學系、正先書院協同辦理。此為本會第二次舉辦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會議上兩岸青年學人個個才華洋溢,發表精湛的專業論點,再次獲得師長們的教澤,精益求精,效果裴然。兩岸青年易學的交流是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培育新智的成果,會議在台灣師範大學進修推廣部視聽教室舉行,參與講評學者,台灣二十二位、大陸六位、共計二十八位。青年學者發表論文,海峽兩岸共計三十一篇。
◎「第五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
2012年11月9日至13日,本會第十屆理事長倪淑娟女士,與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高秋鳳主任聯合主辦「第五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這是本會第三次主辦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於11月9日假師範大學國際會議廳舉行開幕典禮,海基會林中森董事長特親臨會場,勉勵與會者宜實踐易道精神,給予青年學子及教授師長們鼓勵與肯定,並對兩岸易學可以長久持續交流給予高度的讚許。於開幕典禮時特別舉行「蕭漢明教授追思會」,感悼蕭教授一生的學術地位與德行。此次論文有二篇專題報告,三十四篇論文,以及一篇總結專題報告,合計三十七篇。每位發表者卯足全力,在有限的時間裡發揮,展現實力,篇篇精彩,講評老師們也提出了不同視野,開啟同學們多元化的新觀點,兩岸莘莘學子彼此交流,增進學術情誼,頗令人動容,大會亦特別安排到宜蘭進行文化參訪,令大家留下深刻的回憶。
◎「第六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
2013年10月18日至20日「第六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在武漢大學順利召開,會議的主辦單位是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國學院,是第二次回到風景秀麗的武漢大學。此次會議由國學院吳根友院長及哲學系丁四新主任主辦,論文場次分為九場,場場精湛,每位發表者盡心盡力,講評老師們除了給予肯定外,亦多能對其論述提出補強之處,質量俱升,收獲多多,聆聽者提出問題熱烈討論,激發出不同的學術火花,也是一絕,大陸部份有十九篇論文,台灣部份有十篇論文,合計二十九篇文章。
◎結語◎
本會長期來致力於易學的推廣,近年來已順利舉辦第二、七、十、 十四、十六、二十三屆國際易學大會,第二、四、六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及首屆、第四屆、第五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展會,不僅獲得各界學者的肯定,每次參與論文發表者無不感謝本會長期將心力投注在推廣易學上,同時也為兩岸文化交流提供了溝通的管道。
今有鑒於中華易學文化之發展,從長期觀之,勢必成為兩岸全民化之運動,因此,本會為將易學研究觸角向下延伸,延續海峽兩岸易學交流的精神,持續辦會邀請兩岸青年學者參與,期能兩岸青年學者提供一互相砌磋之機會,本會將持續在此領域中繼續深耕,努力不懈的推廣易學,將易學深入各領域。我們希望能夠建立學術研討會的平台,使兩岸學者分享出因為學術經驗推動易學。
感謝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研究中心主任劉大鈞教授在二十年前的睿智的眼光與創新的實踐力,開闢了兩岸易學交流的園地,感恩本會榮譽理事長邵崇齡先生數十年以來,從不間斷的灌溉這一片易學園地,因有這二位海峽兩岸的推手,才能使易學交流二十年來重不間斷,感謝蕭漢明教授,因有您的承擔與肯定,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才能延續,每每在活動時,總有一位長期以行動支持本會的貴人,前海基會焦仁和副董事長,因為有您的相伴,讓我們倍感溫馨,真的是非常的感謝您。在這個承先啟後、生生不息的日子裏,對一向 支持我們,陪同我們,一路走來的師長們,易經學會所有同仁於此表 達最深誠的謝意。
作為易學運動終生職工的本會榮譽理事長邵崇齡先生,不斷的訓勉我們,整個易學運動的形成與擴張,一定要得到學術界的認同與投入,才能開出綻放的花朵,因此以易學運動為終生願景的我們,必然要:
以快樂的服務,來產生彼此的信任。
以真心的關懷,來增進相互的尊重。
以榮譽的肯定,來共建彼此的信念。
以用心的學習,來促使自我的成長。
以不斷的內省,來轉化行動的力量。
以此五大信守,做為我們終生的職志,以使易學運動開花結果,最後,在此期盼學術界師長及各界貴賓能來引導我們,將此易學運動落實到整個社會的各個層面中。
[top]
「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歷屆主辦單位
屆數 |
主辦單位 |
協辦單位 |
日期 |
首 屆 |
社團法人中華易經學會
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
正先書院 |
※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
※武漢大學哲學系 |
2000.06.08〜06.14 |
第二屆 |
武漢大學哲學系 |
|
2000.11.29〜12.05 |
第三屆 |
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 |
|
2001.11.20〜11.25 |
第四屆 |
社團法人中華易經學會
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
正先書院 |
※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
※武漢大學哲學系 |
2003.11.06〜11.12 |
第五屆 |
社團法人中華易經學會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正先書院 |
※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
※中國周易學會
※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
※武漢大學人文科學院哲學系、哲學學院
※武漢理工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
※深圳大學國學研究所
※褔建師範大學文學院、哲學研究所
※溫州大學哲學與文化研究所 |
2012.11.09〜11.13 |
第六屆 |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國學院 |
※湖北省周易學會 |
2013.10.18〜10.21 |
[top]